協和門
39°54′52″N 116°23′55″E / 39.914527°N 116.398516°E
历史
[编辑]协和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初名“左顺门”。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四月(1557年),紫禁城三大殿因遭雷击而起火,延烧至左顺门、右顺门,翌年重建。嘉靖四十一年九月(1562年),更名为“会极门”。万历二十五年六月(1597年),“三殿又灾”,延烧至会极门,到天启年间才又获得重建。清朝顺治初年,重修并更名为“协和门”。[1]
明朝正統十四年(1449年)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,爆發午门血案,王振的餘黨、锦衣卫指挥馬順在左順門附近被王竑等大臣打死,大臣们又將王振餘黨宦官毛貴、王長隨亂拳打死,懸屍於東安門外。监国的郕王惊慌失措,想要退走,被于谦拦住,请其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,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。形势由此稳定。[2]從此左順門成為打擊宮廷小人的地方,在左順門打死人,刑部不予追究。嘉靖三年(1524年)七月十二日,明世宗朱厚熜通知禮部,十六日為父母上冊文、祭告天地、宗廟、社稷,群臣嘩然。七月十五日,包括九卿二十三人、翰林二十人、给事中二十一人、御史三十人等共二百二十多名朝廷官員聚哭於左順門,史稱大禮議。
协和门为紫禁城外朝中路和东路文华殿等区的交通要道,是外朝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。明朝正统元年二月(1436年),始于文华殿开设经筵,讲完经书,在该门赐酒饭。明朝景泰初年,因战事需要,还曾一度在该门设午朝,御座南向放置,文武执事奏事官依次出班奏事。[1]
建筑
[编辑]协和门是一座屋宇式大门,建筑面积大约350平方米。坐西朝东,面阔五间,进深两间,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,台明到正脊高11.43 米。七檩中柱式大木结构,彻上明造,檐下为单昂三踩斗栱,龙锦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。明间和左、右次间各安有朱红色宫门两扇,门上嵌有鎏金铜钉。清朝仅对该门重新修缮,所以该门的建筑基本保存了明朝的构造,其斗栱及彩画均保留了明朝的特点。[1]
协和门位于2.62米高的高台基座之上,前后出礓磋慢道,各长17.75米。太和门广场一侧的慢道迫近内金水河,所以将慢道南侧边缘向外侧倾斜,使其平面呈梯形,下口宽29.9米。这样既方便通行,又和内金水河的走势相适应。礓磋两侧有汉白玉栏杆。[1]
协和门南、北两侧各有11间庑房,均为黄琉璃瓦顶,连檐通脊,前出廊,后为风火檐。明朝在此设实录馆、玉牒馆、起居注馆。清朝初年,在北侧庑房设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公署,南侧庑房设内阁诰敕房。[1]